### 一、项目目录结构 ### 二、分支管理策略 1. **master分支**:存储稳定版本代码,仅合并经过测试的`develop`分支内容。 2. **develop分支**:作为日常开发主分支,集成所有成员功能开发分支代码。 3. **成员分支**:每位成员独立开发、注释代码的分支,命名为`member-name-feature`。 | 任务类型 | 具体内容 | 交付物 | | -------- | -------- | ------ | | **代码获取与环境搭建** | 从开源渠道获取小米便签代码,配置Android开发环境(JDK、Android Studio) | 可运行的项目工程 | | **代码注释** | 对核心代码模块添加详细注释,说明功能逻辑、参数含义及关键流程 | `src/java/`下带注释的Java文件 | | **UML图绘制** | 绘制用例图(用户功能需求)、类图(代码结构),确保准确反映系统架构 | `doc/reading-report/*.uml`文件 | | **泛读报告撰写** | 分析系统架构、核心功能模块、技术实现,结合UML图说明设计思路 | `doc/reading-report/report.md` | | **质量分析报告** | 从代码规范性、可维护性、性能等维度评估,提出优化建议 | `doc/quality-report/report.md` | | **最终整合与提交** | 合并所有分支代码与文档,检查格式规范,提交至平台 | 完整的`mi-note-project`目录 | ### 三、项目功能模块概述 便签操作 文件夹 菜单 闹钟提醒 打电话 发短信 超链接 ### 四、文档 #### 模型模板 gradle8.9.0 - 软件设计需求 - 软件需求模型 #### 文档模板 - 开源代码质量分析报告 - 开源软件维护方案及成果 - 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 - 软件需求构思及描述 -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### 五、协作流程 - **初始化阶段**:克隆代码至`master`分支,搭建环境后推送到`develop`。 - **开发阶段**:成员从`develop`拉取分支开发,完成后提交Pull Request至`develop`。 - **评审阶段**:小组共同审查代码注释与报告,修正问题。 - **合并与提交**:将`develop`分支合并至`master`,打包`src`和`doc`目录提交作业。 ### 六、工具使用 - **开发工具**:Android studio - **UML图绘制**:EdrawMax矢量绘图软件 - **版本管理**:通过Git命令行,GitHub desktop和头歌平台管理分支与提交记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