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om b20b0cba68ad35ac8f8e81e34d2290e2eaaf5bcf Mon Sep 17 00:00:00 2001 From: LRJ <13062161823@163.com> Date: Thu, 9 Jan 2025 08:51:37 +0800 Subject: [PATCH] 0109 --- src/AFLplusplus-stable/src/afl-tmin.c | 198 ++++++++++++++++++++++---- 1 file changed, 173 insertions(+), 25 deletions(-) diff --git a/src/AFLplusplus-stable/src/afl-tmin.c b/src/AFLplusplus-stable/src/afl-tmin.c index 23e0ff1..fe5a3e7 100644 --- a/src/AFLplusplus-stable/src/afl-tmin.c +++ b/src/AFLplusplus-stable/src/afl-tmin.c @@ -97,6 +97,10 @@ static sharedmem_t *shm_fuzz; /* Classify tuple counts. This is a slow & naive version, but good enough here. */ +/* + 静态数组count_class_lookup,用于分类统计结果。 + 根据不同的输入值范围,将其映射到对应的分类编号。 +*/ static const u8 count_class_lookup[256] = { [0] = 0, @@ -111,6 +115,10 @@ static const u8 count_class_lookup[256] = { }; +/* + 函数kill_child用于杀死子进程。 + 如果子进程的PID大于0,则向其发送终止信号。 +*/ static void kill_child() { if (fsrv->child_pid > 0) { @@ -122,6 +130,11 @@ static void kill_child() { } +/* + 函数deinit_shmem用于反初始化共享内存。 + 参数fsrv是forkserver结构体,shm_fuzz是共享内存结构体。 + 该函数会释放共享内存资源,并设置相关指针为NULL。 +*/ static sharedmem_t *deinit_shmem(afl_forkserver_t *fsrv, sharedmem_t *shm_fuzz) { @@ -135,7 +148,11 @@ static sharedmem_t *deinit_shmem(afl_forkserver_t *fsrv, } /* Apply mask to classified bitmap (if set). */ - +/* + 函数apply_mask用于对分类位图应用掩码(如果设置了掩码)。 + 参数mem是内存地址,mask是掩码地址。 + 如果掩码不为NULL,则对每个掩码位进行按位取反操作。 +*/ static void apply_mask(u32 *mem, u32 *mask) { u32 i = (map_size >> 2); @@ -152,6 +169,12 @@ static void apply_mask(u32 *mem, u32 *mask) { } +/* + 函数classify_counts用于对计数结果进行分类。 + 参数fsrv是forkserver结构体。 + 如果设置了edges_only,则将所有非零计数结果归为一类; + 否则,使用count_class_lookup数组对计数结果进行分类。 +*/ static void classify_counts(afl_forkserver_t *fsrv) { u8 *mem = fsrv->trace_bits; @@ -180,7 +203,11 @@ static void classify_counts(afl_forkserver_t *fsrv) { } /* See if any bytes are set in the bitmap. */ - +/* + 内联函数anything_set用于检查位图中是否有任何设置的字节。 + 参数fsrv是forkserver结构体。 + 如果发现任何非零字节,则返回1。 +*/ static inline u8 anything_set(afl_forkserver_t *fsrv) { u32 *ptr = (u32 *)fsrv->trace_bits; @@ -196,6 +223,11 @@ static inline u8 anything_set(afl_forkserver_t *fsrv) { } +/* + 函数at_exit_handler用于处理退出时的清理工作。 + 如果设置了remove_shm,则会反初始化共享内存; + 如果设置了remove_out_file,则会删除输出文件。 +*/ static void at_exit_handler(void) { if (remove_shm) { @@ -211,7 +243,11 @@ static void at_exit_handler(void) { } /* Read initial file. */ - +/* + 函数read_initial_file用于读取初始文件。 + 参数in_file是输入文件的路径。 + 该函数会打开文件,检查文件大小,并将其内容读入内存。 +*/ static void read_initial_file(void) { struct stat st; @@ -239,7 +275,11 @@ static void read_initial_file(void) { } /* Write output file. */ - +/* + 函数write_to_file用于将数据写入文件。 + 参数path是文件路径,mem是内存数据,len是数据长度。 + 该函数会尝试删除已存在的文件,然后创建新文件并写入数据。 +*/ static s32 write_to_file(u8 *path, u8 *mem, u32 len) { s32 ret; @@ -260,7 +300,11 @@ static s32 write_to_file(u8 *path, u8 *mem, u32 len) { /* Execute target application. Returns 0 if the changes are a dud, or 1 if they should be kept. */ - +/* + 函数tmin_run_target用于执行目标程序并检查结果。 + 参数fsrv是forkserver结构体,mem是要传递给目标程序的数据,len是数据长度,first_run表示是否是第一次运行。 + 该函数会将数据写入测试用例,运行目标程序,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保留这些变化。 +*/ static u8 tmin_run_target(afl_forkserver_t *fsrv, u8 *mem, u32 len, u8 first_run) { @@ -280,7 +324,7 @@ static u8 tmin_run_target(afl_forkserver_t *fsrv, u8 *mem, u32 len, } /* Always discard inputs that time out, unless we are in hang mode */ - + /* 如果处于挂起模式,总是丢弃超时的输入 */ if (hang_mode) { switch (ret) { @@ -300,7 +344,7 @@ static u8 tmin_run_target(afl_forkserver_t *fsrv, u8 *mem, u32 len, classify_counts(fsrv); apply_mask((u32 *)fsrv->trace_bits, (u32 *)mask_bitmap); - + /* 根据当前模式处理崩溃输入 */ if (ret == FSRV_RUN_TMOUT) { missed_hangs++; @@ -326,7 +370,7 @@ static u8 tmin_run_target(afl_forkserver_t *fsrv, u8 *mem, u32 len, } } else { - + /* 适当处理非崩溃输入 */ /* Handle non-crashing inputs appropriately. */ if (crash_mode) { @@ -352,7 +396,11 @@ static u8 tmin_run_target(afl_forkserver_t *fsrv, u8 *mem, u32 len, } /* Actually minimize! */ - +/* + 函数minimize是测试用例最小化的核心函数。 + 参数fsrv是forkserver结构体。 + 该函数通过不同的阶段(块规范化、块删除、字母表最小化和字符最小化)来最小化测试用例。 +*/ static void minimize(afl_forkserver_t *fsrv) { static u32 alpha_map[256]; @@ -631,7 +679,11 @@ finalize_all: } /* Handle Ctrl-C and the like. */ - +/* + 函数handle_stop_sig用于处理停止信号。 + 参数sig是信号编号。 + 该函数设置一个全局标志以指示程序应该尽快停止。 +*/ static void handle_stop_sig(int sig) { (void)sig; @@ -641,7 +693,11 @@ static void handle_stop_sig(int sig) { } /* Do basic preparations - persistent fds, filenames, etc. */ - +/* + 函数set_up_environment用于设置环境。 + 参数fsrv是forkserver结构体,argv是参数列表。 + 该函数会设置一些环境变量和文件描述符,为执行目标程序做准备。 +*/ static void set_up_environment(afl_forkserver_t *fsrv, char **argv) { u8 *x; @@ -739,7 +795,10 @@ static void set_up_environment(afl_forkserver_t *fsrv, char **argv) { } /* Setup signal handlers, duh. */ - +/* + 函数setup_signal_handlers用于设置信号处理程序。 + 该函数会为程序设置一些信号处理程序,以便正确处理如Ctrl-C等信号。 +*/ static void setup_signal_handlers(void) { struct sigaction sa; @@ -764,7 +823,11 @@ static void setup_signal_handlers(void) { } /* Display usage hints. */ - +/* + 函数usage用于显示程序的使用帮助。 + 参数argv0是程序的名称。 + 该函数会打印出程序的使用方法和选项。 +*/ static void usage(u8 *argv0) { SAYF( @@ -829,188 +892,272 @@ static void usage(u8 *argv0) { } /* Main entry point */ - +/* + 程序的主入口点。 + 参数argc是参数个数,argv是参数列表,envp是环境变量列表。 + 该函数会解析命令行参数,设置环境,执行测试用例最小化,并处理退出清理。 +*/ 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*argv_orig, char **envp) { - +//程序的主入口点,接收命令行参数和环境变量 s32 opt; + //用于存储getopt函数返回的当前选项字符。 u8 mem_limit_given = 0, timeout_given = 0, unicorn_mode = 0, use_wine = 0, del_limit_given = 0; + //定义了一些标志变量,用于记录是否已经设置了内存限制、超时时间、unicorn模式、wine模式和删除长度限制。 char **use_argv; - + //用于存储处理后的参数列表,可能会根据模式不同而进行修改。 char **argv = argv_cpy_dup(argc, argv_orig); - + //复制命令行参数,以便在解析选项时修改参数列表。 afl_forkserver_t fsrv_var = {0}; + //初始化一个afl_forkserver_t类型的变量,用于管理forkserver。 if (getenv("AFL_DEBUG")) { debug = 1; } fsrv = &fsrv_var; afl_fsrv_init(fsrv); map_size = get_map_size(); fsrv->map_size = map_size; - + //设置forkserver的共享内存区域大小。 doc_path = access(DOC_PATH, F_OK) ? "docs" : DOC_PATH; - + //尝试访问文档路径,如果不存在,则使用默认的“docs”路径。 SAYF(cCYA "afl-tmin" VERSION cRST " by Michal Zalewski\n"); - + //打印程序的欢迎信息和版本号。 while ((opt = getopt(argc, argv, "+i:o:f:m:t:l:B:xeAOQUWXYHh")) > 0) { - + //循环处理命令行参数,getopt会解析短选项和长选项。 switch (opt) { - + //根据getopt返回的选项字符,执行相应的操作。 case 'i': - + //如果选项是'i',表示输入文件。 if (in_file) { FATAL("Multiple -i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输入文件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in_file = optarg; + //将输入文件的路径设置到in_file变量。 break; case 'o': + //如果选项是'o',表示输出文件。 if (output_file) { FATAL("Multiple -o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输出文件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output_file = optarg; + //将输出文件的路径设置到output_file变量。 break; case 'f': + //如果选项是'f',表示被测试程序读取的输入文件(标准输入)。 if (out_file) { FATAL("Multiple -f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输入文件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fsrv->use_stdin = 0; + //设置标志,表示不使用标准输入。 out_file = ck_strdup(optarg); + //复制输入文件的路径到out_file变量。 break; case 'e': + //如果选项是'e',表示仅考虑边缘覆盖,忽略命中次数。 if (edges_only) { FATAL("Multiple -e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仅考虑边缘覆盖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if (hang_mode) {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挂起模式,如果同时设置了仅考虑边缘覆盖和挂起模式,则报错。 FATAL("Edges only and hang mode are mutually exclusive."); + //报错,因为仅考虑边缘覆盖和挂起模式不能同时设置。 } edges_only = 1; + //设置标志,表示仅考虑边缘覆盖。 break; case 'x': + //如果选项是'x',表示将非零退出代码视为崩溃。 if (exit_crash) { FATAL("Multiple -x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将非零退出代码视为崩溃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exit_crash = 1; + //设置标志,表示将非零退出代码视为崩溃。 break; case 'm': { + //如果选项是'm',表示设置子进程的内存限制。 + //使用花括号创建一个新的作用域,用于存储局部变量。 u8 suffix = 'M'; + //定义一个变量suffix,默认值为'M',表示内存单位是兆字节。 if (mem_limit_given) { FATAL("Multiple -m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内存限制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mem_limit_given = 1; + //设置标志,表示已经设置了内存限制。 if (!optarg) { FATAL("Wrong usage of -m"); } + //检查是否提供了内存限制的参数,如果没有提供,则报错。 if (!strcmp(optarg, "none")) { + //检查参数是否是“none”,表示不设置内存限制。 fsrv->mem_limit = 0; + //设置内存限制为0。 break; + //跳出内存限制设置。 } + //结束内存限制设置的条件判断。 if (sscanf(optarg, "%llu%c", &fsrv->mem_limit, &suffix) < 1 || optarg[0] == '-') { + //尝试解析内存限制的参数,如果解析失败或参数以负号开头,则报错。 FATAL("Bad syntax used for -m"); + //报错,因为内存限制的参数语法不正确。 } + //结束内存限制设置的条件判断。 switch (suffix) { + //根据解析出的后缀,转换内存限制的单位。 case 'T': fsrv->mem_limit *= 1024 * 1024; break; + //如果后缀是'T',表示内存限制的单位是太字节,转换为兆字节。 case 'G': fsrv->mem_limit *= 1024; break; + //如果后缀是'G',表示内存限制的单位是吉字节,转换为兆字节。 case 'k': fsrv->mem_limit /= 1024; break; + //如果后缀是'k',表示内存限制的单位是千字节,转换为兆字节。 case 'M': break; + //如果后缀是'M',表示内存限制的单位是兆字节,不需要转换。 default: FATAL("Unsupported suffix or bad syntax for -m"); + //如果后缀不支持或语法错误,则报错。 } + //结束单位转换的switch语句。 if (fsrv->mem_limit < 5) { FATAL("Dangerously low value of -m"); } + //检查内存限制是否过低,如果低于5兆字节,则报错。 if (sizeof(rlim_t) == 4 && fsrv->mem_limit > 2000) { + //检查在32位系统上,内存限制是否过高,如果超过2000兆字节,则报错。 FATAL("Value of -m out of range on 32-bit systems"); + //报错,因为32位系统上内存限制过高。 } + //结束内存限制设置。 } + //结束内存限制设置的局部作用域。 break; + //结束'm'选项的处理。 case 't': + //如果选项是't',表示设置每次运行的超时时间。 if (timeout_given) { FATAL("Multiple -t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超时时间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timeout_given = 1; + //设置标志,表示已经设置了超时时间。 if (!optarg) { FATAL("Wrong usage of -t"); } + //检查是否提供了超时时间的参数,如果没有提供,则报错。 fsrv->exec_tmout = atoi(optarg); - + //将超时时间的参数转换为整数,并设置到fsrv->exec_tmout。 if (fsrv->exec_tmout < 10 || optarg[0] == '-') { + //检查超时时间是否过低或参数以负号开头,如果是,则报错。 FATAL("Dangerously low value of -t"); + //报错,因为超时时间过低。 } + //结束超时时间设置的条件判断。 break; + //结束't'选项的处理。 case 'A': /* CoreSight mode */ + //如果选项是'A',表示使用ARM CoreSight模式。 #if !defined(__aarch64__) || !defined(__linux__) FATAL("-A option is not supported on this platform"); #endif +//检查是否在支持的平台上,如果不是,则报错。 if (fsrv->cs_mode) { FATAL("Multiple -A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+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CoreSight模式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fsrv->cs_mode = 1; + //设置标志,表示使用CoreSight模式。 break; + //结束'A'选项的处理。 case 'O': /* FRIDA mode */ + //如果选项是'O',表示使用FRIDA模式。 if (fsrv->frida_mode) { FATAL("Multiple -O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-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FRIDA模式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fsrv->frida_mode = 1; + //设置标志,表示使用FRIDA模式。 setenv("AFL_FRIDA_INST_SEED", "1", 1); + //设置环境变量,用于FRIDA模式。 break; + //结束'O'选项的处理。 case 'Q': + //如果选项是'Q',表示使用QEMU模式。 if (fsrv->qemu_mode) { FATAL("Multiple -Q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QEMU模式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if (!mem_limit_given) { fsrv->mem_limit = MEM_LIMIT_QEMU; } + //如果未设置内存限制,则使用QEMU模式的默认内存限制。 fsrv->qemu_mode = 1; + //设置标志,表示使用QEMU模式。 break; + //结束'Q'选项的处理。 case 'U': + //如果选项是'U',表示使用Unicorn模式。 if (unicorn_mode) { FATAL("Multiple -Q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Unicorn模式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if (!mem_limit_given) { fsrv->mem_limit = MEM_LIMIT_UNICORN; } + //如果未设置内存限制,则使用Unicorn模式的默认内存限制。 unicorn_mode = 1; + //设置标志,表示使用Unicorn模式。 break; + //结束'U'选项的处理。 case 'W': /* Wine+QEMU mode */ + //如果选项是'W',表示使用Wine+QEMU模式。 if (use_wine) { FATAL("Multiple -W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+ //检查是否已经设置了Wine+QEMU模式,如果设置了多次,则报错。 fsrv->qemu_mode = 1; + //设置标志,表示使用QEMU模式。 use_wine = 1; + //设置标志,表示使用Wine。 if (!mem_limit_given) { fsrv->mem_limit = 0; } + //如果未设置内存限制,则设置为0。 break; + //结束'W'选项的处理。 case 'Y': // fallthough #ifdef __linux__ case 'X': /* NYX mode */ + // if (fsrv->nyx_mode) { FATAL("Multiple -X options not supported"); } @@ -1021,6 +1168,7 @@ 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*argv_orig, char **envp) { break; #else case 'X': + //如果选项是'X',表示使用Nyx模式。 FATAL("Nyx mode is only availabe on linux..."); break; #endi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