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ff --git a/kernel_liteos_a-master/testsuites/unittest/net/netdb/smoke/net_netdb_test_001.cpp b/kernel_liteos_a-master/testsuites/unittest/net/netdb/smoke/net_netdb_test_001.cpp index 1e0b53a..a19b6d5 100644 --- a/kernel_liteos_a-master/testsuites/unittest/net/netdb/smoke/net_netdb_test_001.cpp +++ b/kernel_liteos_a-master/testsuites/unittest/net/netdb/smoke/net_netdb_test_001.cpp @@ -56,3 +56,31 @@ void NetNetDbTest001(void) { TEST_ADD_CASE(__FUNCTION__, ProtoentTest, TEST_POSIX, TEST_TCP, TEST_LEVEL0, TEST_FUNCTION); } +以下是对这段代码的批注: + 一、整体功能概述 这段代码看起来是一个测试相关的代码片段, +主要是针对网络数据库(netdb)中的协议相关操作进行测试。 +二、函数ProtoentTest 头文件包含 #include "ltnetnetdb.h": +引入了一个自定义的头文件,可能包含与网络数据库操作相关的结构体定义、函数声明等内容。 +函数定义与作用 static int ProtoentTest(void):这是一个静态函数,可能意味着这个函数仅在当前源文件内可见。 +它的目的是测试与协议相关的网络数据库操作。 协议相关操作 setprotoent(1): +这个函数调用可能是用来设置协议数据库(protocols)的读取位置或者打开协议数据库。 +参数1可能有特定的含义,也许表示某种读取模式或者重置操作。 +struct protoent *prot = getprotobyname("icmp"); +尝试根据协议名称(这里是icmp)从协议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协议信息结构体指针。 +后续的ICUNITASSERTNOT_EQUAL(prot, NULL, -1);是一个断言操作,用于检查是否成功获取到协议信息。 +如果prot为NULL,则表示获取失败,可能会触发相应的错误处理(这里通过断言的方式)。 +ICUNITASSERTEQUAL(prot->pproto, 1, prot->pproto);: +这个断言可能是检查获取到的协议信息中的协议号是否符合预期(这里预期是1)。 + prot = getprotobynumber(1); 根据协议号(这里是1)从协议数据库中获取协议信息结构体指针。 +同样有后续的断言操作ICUNITASSERTNOTEQUAL(prot, NULL, -1); +和ICUNITASSERTEQUAL(strcmp(prot->pname, "icmp"), 0, -1);, +前者检查是否成功获取,后者检查获取到的协议名称是否为icmp。 +prot = getprotoent(); 再次从协议数据库中获取下一个协议信息结构体指针。 +并进行ICUNITASSERTNOT_EQUAL(prot, NULL, -1);断言检查是否获取成功。 +endprotoent();:这个函数调用可能是用于关闭协议数据库或者释放相关资源。 +return ICUNITSUCCESS;:函数最终返回一个表示成功的常量(这里ICUNITSUCCESS可能是自定义的表示成功的标志)。 +三、函数NetNetDbTest001 +void NetNetDbTest001(void):这个函数看起来是一个测试用例的组织函数。 +TESTADDCASE(FUNCTION, ProtoentTest, TESTPOSIX, TESTTCP, TESTLEVEL0, TESTFUNCTION);: +这行代码可能是将ProtoentTest函数添加到一个测试框架中的操作。FUNCTION可能是当前函数名(NetNetDbTest001), +后面的参数TESTPOSIX、TESTTCP、TESTLEVEL0、TESTFUNCTION可能是与测试用例的属性、类型、级别等相关的标记。 \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